top of page

2016年 < 南台大地震 > 鋼構篇

2016南台大地震-鋼構篇 2016年2月6日南台灣發生芮氏規模6.4的美濃地震,造成台南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釀,災情慘重,關心救災情況的同時,更有專家表示,因為台北市老舊房屋眾多、住宅密度高,土層鬆軟,若考量到盆地效應,會有更大的地動效應,若此次地震條件發生在台北,恐會造成3、4千棟房屋倒塌,引發更為嚴重的慘劇。

1999年的921大地震,由於中山大樓的倒塌,前副總統連戰曾呼籲,鼓勵鋼構作為新一代建築物的主力,因鋼構較鋼筋水泥建築具有較大韌性,並修訂法案提高建物抗震標準。

混凝土自羅馬時代開始做為建築材料,經過植入鋼筋的RC結構增加抗拉強度,許多知名建築如馬來西亞雙子星塔仍然採用此結構,,如果經過妥善的設計與施工,應不致於如國內受損建築物輕易坍塌,由於其剛性特質,經外力作用下,難免會產生龜裂情況,也容易經過目測鑑定破壞程度。相較之下,鋼結構建築遭受地震後,常因有外部帷幕牆掩飾,不易看出內部是否受到損傷。

1994年1月17日的洛杉磯北嶺地震後,洛杉磯DBS(Los Angeles Department of Building and Safety)主管部門為了謹慎起見,進入轄區內大樓詳細調查,發現許多鋼結構之梁柱接頭發生非預期之脆性破壞(如圖),特別是梁柱接頭之介面,因為該處受力之彎矩應力最大,銲道與扇孔(Rat hole)斷裂甚多,讓全球從事設計與營建的專家都大感吃驚,打破固有鋼結構幾乎無限抗震之迷思。 鋼結構大樓隱藏破壞問題,在北嶺地震後數年曾被廣泛研究與討論,陸續有很多補強與設計上的更新,至今各研究團隊與協會團體,即便是國內,對於改善梁柱接頭之設計,持續發表許多建議與認證之專利發明。 杉磯DBS部門 於北嶺地震後洛即刻發動全面性的調查以確保建築之居住使用安全,引發一連串的關注與創新,然而反觀台灣,921地震時間晚了北嶺地震僅僅五年,災後內政部修訂法案提高建物抗震標準、提倡使用鋼構建築,卻未見政府對鋼構建築進行類似的全面檢視,工程問題常是災情擴大的關鍵,瞭解鋼結構是否受到破壞並選擇合宜有效方式補強才是拯救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方向。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